读一本好书
这篇文章背景是毕业后的5个月后,真正接触了生产环境后对读书的一些看法。
为什么要读书
以前巨不喜欢读书,枯燥、写的东西要么晦涩,要么是远离自己的生活,得不到反馈和提升。
但真正沉下心来啃一两本好书之后,思路完全变了。
记得好像是第一本让我深刻体会到的是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很惭愧是第一次真正驱动自己想了解世界、了解经济生活是如何运行时才体会到。
一本好书包含了一个大家\巨匠对问题的思考,从书中字里行间,你可以感受到当初他著书之时对如何将自己的理解通过文字的形式展现给读者的思考的痕迹。这其中,透露的是他思考问题本质的方法论,是他对传授、表达方法的经验积累。
从小到大,都是一路从学校里走过来了,很多路都是师长们规划好、指出来的。到了以前没接触过的、真正考验到自己的时候,如何思考问题,如何利用科学的方法论将自己的知识化为解决问题的手段,是我这几年来一直探索且一辈子都在改进的地方。这是与一个人视野,思考问题的高度,当前所处阶段密切相关的。愿自己一直在这条路上前行。
add 2021-03-14
读书的方法
阅读也是要有方法的。
- 对什么样的书使用什么样的精力?
- 对各个类型的书报以怎么样的心态去读?
- 如何又快又准确的识别一本书适不适合自己读?
- 如何读一本自己觉得好的书?
最近有感于自己想读的书实在太多了,每本都花太大的精力读的话又没有那么多可以集中精神的业余时间。所以在思考这些问题,并且在《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目前,我还没有全部考完这本书,但读了半本书之后,我感想还是挺多的。怕自己看完之后写很多感想都忘了,更新一波。
书中,把阅读划分成了四种层次的阅读
基础阅读
可以无障碍的阅读,不因字词不认识而去翻字典,频繁打乱看书的过程。
检视阅读
在短时间内主动阅读知道一本书在讲什么?
分析阅读
在较长时间里阅读以深刻理解作者该书传达的思想。
主题阅读
对一个主题的书进行分析阅读,以获得对这个主题的理解和思考。
我还没有全部看完,而且第一遍看可能理解会有些许偏差,但主体应该理解不差。
书中强调的是主动,阅读中越主动,越能体现阅读的质量,主动的去找作者提出的问题,主动的去寻找重点的字词,主动去理解作者通过重点字意所传达的思想……
这本书值得读,而且是越早读越好,看完几章之后的我,主动推迟了其他书的进度安排,准备尽全力讲这本书啃透一点,辅以一些练习,以便使用更好的阅读技巧去提升自己。力荐。